來源:CERADIR先進陶瓷在線|
發表時間:2025-05-27
點擊:2936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而制動系統作為保障車輛安全與性能的核心部件,正經歷著技術迭代的浪潮。其中,碳陶瓷剎車盤憑借其輕量化、耐高溫、抗熱衰減等特性,逐漸成為了高端車型的“標配”。作為小米SU7 Ultra碳陶瓷剎車盤的獨家供應商,金博股份近年來正以技術突破與產能擴張致力于引領行業變革。本文就碳陶瓷剎車系統的材料優勢及金博股份在該行業的發展進程進行淺略介紹:
01 行業趨勢:碳陶瓷剎車盤成高端車型“必選項”
碳陶瓷剎車系統是以碳纖維增強碳化硅復合材料為核心的制動裝置,并通過碳陶制動盤與配套卡鉗、剎車片的協同工作,其重要性在于通過耐高溫、抗熱衰減、輕量化等特性,顯著提升新能源汽車及高性能車型的制動安全性、續航效率與操控穩定性,是高端汽車技術升級的關鍵部件。這種技術方案不僅解決了傳統金屬剎車盤在高溫下易熱衰減、重量大等缺陷,更通過材料創新實現了制動性能的突破性提升。其技術優勢不僅體現在制動距離縮短20%-30%的直觀數據上,更通過5倍簧下質量減重效應、優異的散熱性能和環保特性,重新定義了高端制動系統的技術標準。這種材料與工藝的深度融合,正是碳陶制動盤與碳陶瓷剎車系統實現性能飛躍的關鍵所在。
圖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制動盤作為剎車系統的核心部件,其材質決定了整個剎車系統的性能特點。隨著新能源汽車對續航、性能和安全性的要求不斷提升,傳統鑄鐵剎車盤因重量大、易熱衰減等問題,已難以滿足高端車型的需求。碳陶瓷剎車盤以碳纖維增強碳化硅陶瓷基復合材料為核心,相較與傳統鑄鐵制動盤,碳陶制動盤在輕量化、耐熱性、耐磨性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碳陶瓷剎車盤的核心優勢在于碳纖維增強碳化硅陶瓷基復合材料能將重量降低50%以上,耐高溫性能提升3倍,壽命延長至50萬公里。小米SU7 Ultra的實測數據顯示,其碳陶盤在賽道工況下連續高強度制動后,摩擦系數仍保持穩定,徹底解決了傳統鑄鐵盤“熱衰減”的痛點。
02 百億賽道下的“國產替代”——以金博股份為例
資料顯示,金博股份主要從事先進碳基復合材料及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我國碳基新材料應用領域的領先企業之一。公司依托先進碳基復合材料低成本制備核心技術和持續高強度研發創新,不僅在晶硅制造熱場領域保持領先優勢,還在半導體、交通、鋰電、氫能等多個領域取得突破,發展空間不斷拓寬。例如在交通領域,金博股份先后開發了長纖、短纖及涂層碳陶制動盤系列產品矩陣,且依托核心的碳基復合材料低成本制備技術,性價比較同類進口產品具有顯著優勢。2024年,金博股份的長纖碳陶盤已實現在乘用車領域的定點批量交付。近期備受關注的小米SU7 Ultra就采用了具有KBCC(金博碳陶)標識的碳陶制動盤。
據行業預測,2025年國內碳陶瓷剎車盤市場規模將突破百億元,其中高端新能源車型占比超60%。而技術降本是碳陶盤普及的關鍵。金博股份通過“長纖 短纖”復合工藝,將單車成本從海外品牌的10萬元降至萬元以內,并計劃未來3-5年降至2000-3000元。這一突破使得碳陶盤開始向30-40萬元車型滲透,甚至有車企將其列為選裝配置。目前,碳陶剎車盤已成功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高端量產車型,例如廣汽埃安SSR、比亞迪仰望U9和U7等。后續有望進一步向中端乘用車普及,持續拓寬市場體量。
金博股份作為小米SU7 Ultra碳陶盤的核心供應商,其技術實力已獲得比亞迪、廣汽埃安、某新勢力飛行汽車公司等十余家車企的定點認證。2024年,其碳陶盤產能從10萬盤躍升至200萬盤,并與長華集團合作建設年配套20萬件的金屬套裝生產線,形成從材料到總成的完整產業鏈。作為碳陶制動盤領域的領先企業,金博股份有望持續受益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新一輪產品升級。
03 未來挑戰:成本、標準與消費者認知
盡管碳陶瓷剎車盤憑借其輕量化、耐高溫、抗熱衰減等核心優勢成為高端車型的“性能利器”,但其規模化普及仍面臨技術、市場與認知層面的三大挑戰。若無法有效解決這些問題,碳陶瓷剎車盤可能長期困于“高端小眾”市場,難以釋放其百億級市場潛力。
1、成本臨界點:當前碳陶瓷剎車盤的單車成本仍集中在8000-15000元區間,主要應用于50萬元以上車型(如小米SU7 Ultra、廣汽埃安SSR等)。盡管部分企業通過材料優化和工藝改進將成本壓縮至4000-6000元(如金博股份的短纖盤產品),但距離20-30萬元主流車型的“成本敏感帶”仍有差距。
2、行業標準缺失:目前國內缺乏統一的碳陶盤性能測試標準,車企驗證周期長達1-2年,國內碳陶瓷剎車盤行業尚無統一的性能測試標準,車企需自行制定驗證流程,涵蓋臺架測試、實車路試、極端工況模擬等環節,驗證周期長達1-2年,增加了供應商準入門檻。
3、消費者教育:部分用戶對碳陶瓷剎車盤的“表面裂紋”現象存在誤解,認為裂紋是質量問題,實則為其正常工作狀態(高溫下涂層形成的微裂紋可提升摩擦均勻性)。例如,某車主在社交媒體發帖質疑“新車剎車盤出現裂紋是否屬于缺陷”,引發輿論關注,最終車企不得不通過技術科普澄清。
結語:
金博股份與小米汽車的合作,不僅是供應鏈協同的典范,更是中國汽車產業高端化的縮影。當碳陶瓷剎車盤從百萬級超跑的“專屬配置”變為30萬級車型的“可選升級”,中國供應商也在以技術突破和成本優勢改寫全球競爭格局。未來,隨著智能駕駛對制動精度要求的提升,碳陶盤的市場空間或將進一步打開,而金博股份們的“國產替代”之路,也才剛剛開始。
“本文由新材料在線?平臺入駐媒體號CERADIR先進陶瓷在線提供,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網站及新材料在線?立場,本站不對文章內容真實性、準確性等負責,尤其不對文中產品有關功能性、效果等提供擔保。本站提醒讀者,文章僅供學習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